中壢-源記牛肉麵
- yanling
- 2018年4月2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全文摘至2016/08/30粉絲專頁「魚雁,她方之城」)

我們都有那個日子,離開小小的城,前往另一個中型的城,而大多數時候第一次離開是為了補習。
第一次和朋友去中壢,是大補習班的百人模擬考,一間間並排的大教室,裡頭是層層疊疊的階梯式座位。那些日子,隨時覺得自己要被淹沒,在人潮裡、油膩的便當裡、排隊的廁所和樓梯間,還有考卷。很幸運的,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我喜歡考試,也喜歡黑板前的特別座。
那時候的國中升學制度在混沌期,免試入學試營運,第二次基測則是末代。隨便的決定都改變你制服的顏色,後來的我也沒有很在乎,我比較在乎自己的朋友、暗戀的對象考去哪。然後驚訝的發現,我的第二志願離他們好遠,考完試後他們帶著我的筆記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上高中後,我穿著淡色的蘋果綠制服,拎著白色的編織便當袋。放學後就徘徊在補習大樓邊,或是去圖書館占位子,等著穿著醜醜黃色運動服和籃球褲的A下公車。有時候晚餐是三個十元紅豆餅,有時候是海苔飯捲或涼麵,偶爾要上課前是郵局轉角的炒飯,阿姨有時還會偷塞洗好的葡萄給我們。
我們家吃得清淡,我到高二才適應外食,這時已不是青澀的制服,而是開始洗爛的藍白運動服(A的小小兵短袖早就像睡衣了)。冬天的時候,我們會走進熱氣蒸騰的源記,和不認識的人一起併桌。我們倆都不吃牛,總是來碗多加半碗的炸醬麵,清湯剛上桌時,我會加些酸菜,麵上桌時,再加兩次。
偶爾我們會相視而笑對面吃不完的小女生,嘟著嘴向男友說自己食量小吃不完。那時的我們會熟稔的拌著麵,大把大把將麵條塞入口中,碎肉和豆乾粒也不放過,把整個碗清的乾乾淨淨。
裹著運動服外套和圍巾,改過的褲子透著風,陪著我們走過每個晚餐時間。有時加了帽T還是會冷,我們會互相暖手,偷塞暖暖包和熱巧克力。那三年到了中型的城的日子裡,硬挺的制服沾著飲料漬和雞蛋糕屑,左胸口袋收著響亮的校歌(還有那三聲傳承下來的「登登登」),百褶裙上大多時候是彼此的氣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