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Yanling's Facebook
  • Black Instagram Icon

黃一農院士破文史懸案:曹雪芹寫8冊工藝書助弱勢

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傳世不只一部《紅樓夢》,竟還有8冊書稿?清華歷史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黃一農老師以結合大數據及傳統考據的「e考據」方法,找出書稿中提到3位人物的真實身份,證實爭議半世紀的8卷工藝書稿《廢藝齋集稿》,包括製作風箏及刻印之法,確為曹雪芹所作。...

清華大學將開「台積學程」 培養新世代半導體人才

清華大學將與台積電合作開設全校性的半導體學程,除傳統的電子電機課程,還包括新型態記憶體元件等全新課程,培養學生次世代元件開發及先進製程整合能力。修完此學程的學生在學期間即有機會進入台積電實習,畢業後保證正職面試機會。這是台積電首度與頂尖大學合開專業學程。...

清華校史首位 運動科學系陳聖平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

本校運動科學系新生陳聖平即將追隨棒壇前輩的腳步,前往美國大聯盟打拚!這是清華有史以來首次有學生登上美國職棒殿堂。 美國職棒亞利桑那響尾蛇隊7月2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告,簽下來自台灣的好手陳聖平,守備位置為游擊手。陳聖平人稱「新竹大谷翔平」,今年才剛從新竹棒球名校成德高中畢業,並...

不明氣體鋼瓶成校園隱憂 清華率先「拆彈」成功

許多大學實驗室都有年代久遠、瓶身銹蝕的老舊氣體鋼瓶,更因內容物不明,潛藏爆炸危機,成為校園不定時炸彈。清華大學在環保署及教育部的指導及補助下,從去年開始陸續完成61支老舊鋼瓶的處理,將鋼瓶擊穿、並中和其中的腐蝕及毒性氣體,成功「拆彈」。清華大學還據此建立一套安全操作老舊氣體...

清華創業日登場 博士生解決細菌抗藥性獲首獎

鼓勵青年學子創新創業的「清華創業日」今天登場,除了清華大學學生之外,今年也吸引不少台大、交大、政大等校學生共47組報名參賽。清華動機系博士生李文斌發明解決細菌抗藥性問題的微流體晶片,獲得創業競賽綜合組首獎;由3位清華電機系大一生創立的「青椒快送」環保送餐平台則獲創新競賽綜合...

台灣第一人 清華校友黃敏祐獲小諾貝爾獎

有「小諾貝爾獎」之譽的馬可尼學會青年學者獎(Marconi Society Paul Baran Young Scholar Award)揭曉,27歲的清華大學校友黃敏祐因在5G通訊的重要研究突破,成為全球3位得主之一,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台灣人。黃敏祐2013年畢業自清華...

清華首創AI樂團 人機共探音樂新境界

AI作曲、AI歌手已不稀奇,第一張全由AI作曲及製作的專輯更在前年發行。清華大學今日宣布成立台灣第一支AI樂團,由動機系、資工系及電機系教授研發人工智慧音樂軟體,與校內愛好古典樂的學生一同演奏,將探索人工智慧在音樂領域發展的無限可能,包括AI作曲、AI演奏、音樂視覺化、真人...

藝術與社會對話 清華學生設計美形空氣清淨機

清華學生藝術設計能量大爆發,在甫落幕的新一代設計展嶄露頭角。清華大學藝設系大四生林凱媚結合隨身空氣清淨機與仿生金屬工藝設計出頸飾《綠洲》,如同會呼吸的鱗片般環繞頸部,蜿蜒至背部的美麗線條仿如羚羊角,榮獲工藝設計組「金點新秀設計獎」。...

清華國際志工不只教電腦 更培養世界網路公民

國內大專院校第一個成立的國際志工團體──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今年暑假將第十三度出發,54位清華生帶著2百多台募得的二手電腦及獎學金,前往肯亞、坦尚尼亞、貝里斯及馬來西亞,推動資訊教育、開設網路倫理課程、帶領學童學組裝小型太陽能電板、製作環保捕蚊罐及檢測飲水安全。...

行健獎表揚實踐清華精神學生

清華大學表揚學生德育、體育、群育、美育卓越表現的「行健獎」今天頒獎,共28位在社團、運動、服務學習表現優異或在競賽榮獲佳績的學生獲獎。其中包括屢獲文學大獎的詩壇新人林佩珊、在國際合成生物競賽勇奪金牌的鄭璇、及志工服務超過1千4百小時的博士生陳永祥。副校長陳信文指出,行健獎得...

印象清華科技藝術節 用手機與藝術品互動

清華大學4月29日迎來創校108年暨在台建校63周年校慶,校園變身最潮的科技藝術實驗場。清華校長賀陳弘今日上午登上巨大彈珠台作品「躍動彈珠」投下彈珠,幻變為手機裡的虛擬彈珠,啟動「印象清華」躍介科技藝術節。9件科技藝術作品將在清華園展出3周,其中不少是適合在夜晚觀賞的光影作...

迎接校慶 清華一周音樂快閃

清華大學今天中午有一場打擊樂快閃音樂會,為校慶慶祝活動拉開序幕。清華音樂系師生本周一到周五連著5天的中午將在旺宏圖書館帶來一系列音樂快閃表演,明天周二為鋼琴多手聯彈;後天周三上演《獅子王》、《阿拉丁》及《歌劇魅影》等知名百老匯音樂劇曲目;周四為弦樂;周五則是木笛表演,歡迎清...

清華將星計畫女力報到 新世紀國防菁英入列

清華大學108學年首創的「將星計畫」上月底放榜,共錄取10名建中、雄中、北一女等頂尖高中畢業生,他們當中有不少來自軍人世家或受到曾任軍職的教官鼓勵,立志投身軍旅,期許自己未來能駕戰鬥機飛上天空,或在清華學習資工專業後加入國軍最新成立的資通電軍,成為新世代軍事領導人才。...

清華研發「原子級觸媒」 鹼性燃料電池效能大躍進

科學家們近年積極研發可應用於電動車等環保先進產業的燃料電池,但難突破耐久性不足的限制。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陳燦耀從清洗眼鏡的超音波機得到靈感,利用超音波在材料表面打出極細小的孔洞,再把作為觸媒的白金「鑲嵌」上去,做出更穩定耐久、比奈米還小的「原子級觸媒」,效率提升3...

清華全球營運管理學程 台美頂大雙聯碩士2年到手

清華大學與美國百大名校--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BU)合作開辦全球營運管理碩士雙聯學位學程,突破過去要取得台美雙聯學位需費時3到4年、且學費高昂的限制,錄取生只需花兩年時間在台修課、研究及撰寫論文,再赴美進行約2周的專題報告,即可拿到清華與SBU兩張頂尖名校文憑。...

清華攜手國際團隊 在超遠方宇宙發現百個超大黑洞

清華大學天文所副教授後藤友嗣與日本愛媛大學、東京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國際研究團隊合作,穿越廣袤銀河,在距離地球約130億光年的超遠方宇宙,發現100個質量比太陽還大一百萬倍以上的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清華材料、物理跨域合作 研發不失憶的記憶體

手機、電腦、穿戴式裝置、物聯網、智慧城市運作的核心,就是負責資料運算與儲存的記憶體,但目前普遍使用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不僅耗電,且體積難再縮小。本校材料系賴志煌教授、物理系林秀豪教授團隊,成功利用電子自旋流取得了新一代MRAM(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的革命性突破...

清華全面迎向人工智慧 電資學院AI領航

清華大學最近開設全校性AI人工智慧學分學程,包括針對非理工學生開設至少19學分的「應用基礎」學程,及針對理工生21學分以上的「應用進階」學程,正面迎戰人工智慧職涯挑戰。清華大學資工系今年(108學年度)更增設丙組,首度招收10名「人工智慧組」學生,將培育人工智慧領航科學家。...

清華「將星計畫」首招 培育文武雙全高科技將領

為培養新世代軍事領導人才,清華大學與國防部108學年首創「清華將星計畫」,單招10名清華學院學士班國防菁英學士組學生,2月27日起報名。錄取學生大學4年學雜費全免,每月還可領1萬2千元生活費,畢業後投身軍旅,以其電機、資工、管理等多元專業,成為國軍迎戰未來高科技戰爭的指揮群...

清華展出浮世繪 邀民眾穿越百年賞梅打卡

許多人臉書最近朋友互傳的都是賞梅、賞櫻美照,清華大學2月21日起展出《盛世萬象-史博館典藏浮世繪展》中卻可以看到,日本江戶時代的賞花情景似與今同。46 幅最接地氣的庶民美學浮世繪,帶參觀民眾回到一個半世紀前的日本賞花、看戲、觀美人。民眾除了可在現場布置的日式庭園拍照打卡,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