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頭前溪芒花
- yanling
- 2018年4月2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全文摘至2017/09/10粉絲專頁「魚雁,她方之城」)

第四年越過頭前溪,夏末秋初,季節與時間的邊界都模糊一片。
南下的第一年,頭前溪大橋就像一個標誌點,進入、離開新竹的分界線。額頭抵著火車的窗邊,鼻子湊向下面的溪流,白日時陽光把石頭反白,夜晚時興隆路高高低低的大樓夜燈映在河道上。
總是如此,在放假的開端盡快逃離這座於我還陌生的城市,禮拜五下午沒課時就北返,頭前溪於是白晃晃一片;收假的最後南下,從新豐的高處往下、往下……,沿著那些燈,搖擺著溪上的星星,回新竹。
而九月初,頭前溪淤積的泥地、兩旁高漲的草叢,會一簇簇冒出白色的芒花。從一點滴到一整條溪流,白芒花溫柔搖曳在狂風下的新竹。突然想起高中時,班導師導讀楊牧的《十一月的白芒花》,那時她也往返中壢與新竹,她說起了這座橋、說起下方的白芒花。
記得那時候,我們這群幼稚的高中生嗤之以鼻老師的想像訓練,我怎麼樣就只看見從網路上盛傳的陽明山白芒花,迷濛夢幻一片,遠遠的什麼都看不見。
十一月的白芒花並不適用一個月份,它找到自己的溫度與風速,就讓整條溪綻放自己的溫軟。當陽光開始斜下,空氣少了溽暑的味道,我們往頭前溪走,不再只看見那些或參差不齊、或整齊劃一的豆腐岩。
頭前溪大橋不再生硬捍衛城市的交界處,離開、回來像是一首浪漫的詩詞,往返這件事不會是單一的不快樂。高樓為背景,日光下的溪流與石頭是前景,花絮飄散,迷濛夢幻卻又真實無比。走在豆腐岩上,模糊時間與記憶交界,然後往前走。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