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健獎表揚實踐清華精神學生
- yanling
- 2019年5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清華大學表揚學生德育、體育、群育、美育卓越表現的「行健獎」今天頒獎,共28位在社團、運動、服務學習表現優異或在競賽榮獲佳績的學生獲獎。其中包括屢獲文學大獎的詩壇新人林佩珊、在國際合成生物競賽勇奪金牌的鄭璇、及志工服務超過1千4百小時的博士生陳永祥。副校長陳信文指出,行健獎得主展現了真正的清華精神。
清華大學學務長謝小芩表示,行健獎由校長賀陳弘命名,「行健」二字源自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所引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她指出,清華大學很早就設書卷獎鼓勵課業表現優異的學生,但智育表現並非學校培育學生追求的唯一價值,因此開辦行健獎,鼓勵清華學子重視課業外的多元表現。
詩研俱佳 文壇綻放光芒
知名現代詩人、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楊佳嫻是今年行健獎得主、中文系博士生林佩珊的推薦人。楊佳嫻表示,清華向以理工見長,外界對清華對文壇的參與與貢獻理解較少,其實清華人社院近年培育了不少了青年世代的文化評論者、小說家及詩人,林佩珊即是其中閃耀新星。
林佩珊前年榮獲備受全球華人女性寫作者矚目的葉紅女性詩獎首獎,去年獲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第31屆月涵文學獎現代詩組第三名等,除了在文學創作的才華,她在學術研究領域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多次在國際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去年入選中研院審查嚴格的「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
林佩珊感謝清華提供豐富的國際交流資源,讓她能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神戶大學及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等地參與國際研討會,提升專業知識及國際視野。
跨領域雙專長 挑戰國際大賽
行健獎得主、清華大學動機系雙主修計財的大三生劉惟中,去年赴香港科技大學交換,與中國大陸、芬蘭同學組隊參加全亞洲規模最大的香港Uber全球黑客松競賽,榮獲亞軍及最佳人氣獎。
劉惟中表示,他在Uber全球黑客松(程式設計馬拉松)競賽團隊擔任隊長,帶領隊員們利用AI人工智慧臉部辨識及深度學習技術創造一套新產品,解決疲勞駕駛、幼齡駕車等問題。劉惟中說,他把握每天在清華的日子,盡力向師長學習、與同儕交流,累積跨域知識能量,並積極參與各項競賽。
清華大學醫科系雙主修外文的大五生鄭璇,是清華挑戰全球最大規模的大學生合成生物學競賽iGEM的NTHU Formosa團隊隊長,她帶領隊員設計利用智慧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偵測血液內生理指數及癌症因子的方法,贏得這項大賽的金牌。
鄭璇及劉惟中都是清華推動「雙專長」學習的成功典範,除了入學時的科系,他們都跨域主修了另一項專業。「利用學校提供的國際資源,站上對的舞台,就能展現優勢,打開生涯發展的另一扇窗。」劉惟中說。
擔任志工 從服務中學習
清華大學動機系博士生陳永祥積極投入志工服務,除加入清華圖書館志工隊協助導覽、掃描特藏資料,也是新竹市微笑體育志工隊的一員,曾支援2017年台北世大運,4年來已累積1千4百多小時的服務時數。他說,研究生長時間待在實驗室及研究室裡埋頭苦幹,接觸到的人個性、背景似乎都很類似,但志工服務拓展了他的視野,認識平常接觸不到的族群。
清華大學音樂系大四生陳炫妊是清華大學最亮麗的「青絹大使」一員,在許多接待外賓、頒獎典禮等重要場合都能見到她的優雅身影,除了引領貴賓、獻花,不時還運用聲樂專長高歌一曲。她說,擔任青絹大使最大的收穫是學到如何與團隊有效地溝通、合作,對她未來想從事教職十分有幫助。
展現自主學習、自我探索及超越特質
學務長謝小芩表示,行健獎的表彰對象涵括參加各類競賽或運動競技獲得佳績、參與公益服務活動、社團表現優異、不畏逆境奮發向上,及其他重大優良表現的清華學生。她說,去年第一屆行健獎頒獎典禮時,許多獲獎者的家人及老師都到場觀禮,也有家長向校方表示,很高興看到學校重視學生多元表現。
「行健獎特別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索及自我超越三項特質。」謝小芩說,15位評審委員看到清華學子在忙碌的課業之餘,還積極參與社會,在許多領域表現傑出,都大開眼界並深表讚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