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Yanling's Facebook
  • Black Instagram Icon

食 | Osaka & Kyoto

  • 作家相片: yanling
    yanling
  • 2018年9月29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日本行都在C每日噹噹投幣奶茶開啟

身為台灣人,飲食文化極度豐富,一星期七天可能其中四天都享用過其他文化美食,尤以日式餐點特別貼近我們的日常。去日本的幾天,行程幾乎都不是我安排,唯一被C指派的任務只有「食物」。回過頭檢視我們吃的,I feel I did a great job :))) 以下價錢皆為兩人份。


1.日本第一餐「杵屋」(2960日幣)

下飛機的第一餐原先計畫吃迴轉壽司,無奈阿倍野商場碰上黃金週,「大起水產」排隊人龍加上我的玻璃心剛碎一地(詳見 五日散記/03黃金週小屁孩)。


上過阿倍野後,直接在樓下隨意找了家餐廳(原先一直想要有個特別的第一餐的嗚嗚)。和C晃進「杵屋」,點了一份豬肉咖哩湯烏龍、鰻魚飯。C的咖哩烏龍還附上紙圍兜,不曉得我們是因為太餓,每口都讚聲連連。


常常看卡通裡的元太三句不離鰻魚飯,一直想在日本試道地的鰻魚飯。最後結果卻是我和C互相喜歡對方的餐點,他喜歡鰻魚飯的醬汁、米粒;而咖哩烏龍則讓我驚豔,麵條的嚼勁、咖哩湯意外的順口。


2.就是要吃到迴轉壽司!「日本一」(1306日幣)

總覺得,到陌生地方時,喜歡當個完全的「本地人」。操一樣的口音、穿同樣的色調,推進迴轉壽司的店面應當也是如此。


卻也因為不想當個觀光客,吃壽司的當下,我完全不敢拿出相機記錄。南海通的這家「日本一」有個大大的標誌,和C兩個人夾在日本與韓國客人中,空間不大,兩邊的客人桌面又都堆著啤酒杯(笑)。現在回憶壽司已經記不多了,C記起的是醋鯖魚,我仍能想起的竟然是他們的洋蔥和美乃滋?切的細細的洋蔥,冰鎮過少了辛辣,嘴巴會留有洋蔥的甜香。


但還記得的是,師傅用平頂鍋燒起奶油,涮上牛肉片的滋滋香氣,以及一位認真的女學徒或著飯。


3.走進電影的環球食物(1600日幣)

這樣的構圖估計大家都不陌生,HARRY POTTER LAND !!!大家都說很甜的奶油啤酒(我們點了冰沙版),對我而言就像是加了可樂、沙士與牛奶糖於一身的飲料,我想書裡的奶油啤酒,應該比較好喝吧?冷冷的天氣裡,大口灌下奶油啤酒。


另一個大排長龍的小攤,Jurassic Park的火雞腿,看過許多負評:肉偏乾。可能我真的很好養,個人覺得滿好吃的呀!只是價錢有點小貴,兩個人一起嚐味道還不錯。且比起滿街跑的小小兵爆米花桶,我個人是絕對會選肉der


4.黑門市場放在手上的各種試吃(1500日幣)

黑門市場的行程基本算是意外,環球影城排隊排到很累的我們決定提早出園。趁著空檔時間跑去黑門市場,沒意外地展開我對日本各式小吃的好奇。

先後點了海鮮special set、醬油糰子以及章魚燒,喜歡special set的蟹肉,也喜歡熱呼呼的章魚燒內餡,不喜歡糰子上的醬汁。


5.神之「麺のようじ」(1800日幣)


此行最值得的一件事--麺のようじ(mennoyouji),來日本前看了youtuber臉與魏魏的一支影片,便一直想嘗試。


麺のようじ附近像是個住宅區,外頭擺上幾張椅子,供排隊的人休息。點餐方式以機器投幣餐卷。我們點了兩樣,一樣是醬油雞叉燒拉麵,另一個則為招牌沾麵。


我只能說:沒吃到真的會哭。

店內除了吧台幾個座位,大約還可以容納10個人吧?其實不大,牆壁掛滿各種名人的簽名(雖然我一個都不認識),等待上餐時用hashtag查了各種評價。期待的心真的是滿溢呀!



高中時,偷吃了同學從全家買來的微波博多拉麵(?),從此讓我對拉麵的印象超 級 差!一直到大學,才有慢慢地改善。但始終沒有「哦!原來好吃的拉麵是這種味道呀!」的頓悟。


先送上來的是C點的醬油拉麵,第一口湯頭就讓我愛上,不死鹹的醬油清湯,上頭有著雞油的香氣,蔥末、洋蔥、胡椒更讓整體提味。拉麵的粗細、彈性對我而言剛好(C喜歡粗一點的)。


沾麵則是將生雞蛋拌進熱騰騰的醬汁,一口一口將麵裹進湯頭。沾麵的醬汁,就像濃郁十倍的醬油湯頭。很神奇的是,一樣不會死鹹,每口都很順。雞叉燒非常嫩,吃起來很像舒肥雞的口感。觀察隔壁的日本少女,不只再續沾麵的醬汁,續完後的半碗還加高湯喝掉,不過這個我真的做不到哈哈。


本次最大收穫,真的是顛覆我對拉麵的想像,怎麼可以這麼好吃?


6.那些想像裡的舒芙蕾,星乃咖啡廳(1960日幣)

一直覺得日本的洋食文化很特別,在新竹巨城彌生軒(YAYOI)吃飯時,特別注意到菜單上關於西式食物傳進日本時的小故事,能讓人感覺他們在文化交流下保有的詮釋。

各點了一份餐點和飲料,我點了兩項招牌:咖啡和舒芙蕾,C選奶茶和歐姆蛋三明治(到哪裡都試著吃台式早餐的道地台灣人)。舒芙蕾吃起來很像雞蛋糕的口感,本身不會很甜,即使淋上蜂蜜糖漿也不會很膩,C倒是出乎我意料的喜歡。


相反的,我滿喜歡他的歐姆蛋三明治,吃起來簡單、舒服。星乃的咖啡不澀,儘管很久沒嘗過咖啡,我也還是把它飲完(一方面也不能隨便浪費錢啦哈哈)。整體而言,C對這家店的評價或許高於我。


7.去京都就是要吃抹茶!宇治中村藤吉(2400日幣)

抱持著去京都就是要吃抹茶的信念,我們來到宇治。如果扣除這天排隊進中村藤吉平等院店的時間,大概會是我日本行中最喜歡的一天吧?很喜歡宇治十足優雅的氣氛。

中村藤吉平等院店坐落在宇治川旁,除了外頭伴手禮的店面、冰淇淋小攤外,裏頭算是有個小庭園。我和C差不多等了兩個小時多吧?和在環球影城排一項遊樂設施差不多,除了像我們這樣的外國遊客,當天也有許多日本人。


不知道是因為排隊太久還是如何,我並沒有覺得它的抹茶特別好吃哈哈,反而是很喜歡C點的套餐裡附的醃漬蘿蔔xD


宇治川很美,大家的聲音都像是用低語的,彷彿配合著神社的寧靜。我們走過住家巷弄,陽光斜斜落下,時間一直留在這。


8.去日本吃最貴的是...中式料理店!柚子元(6200日幣)

位在京都四條的柚子元也是在youtube做功課時發現的,巷子內擠著各國遊客,一頭是能看見夜晚鴨川的餐廳,另一邊也都是充滿日式古意的小店。柚子元的鍋物以人頭計算,才~這~麼~貴~


師傅先為我們送上冰毛巾、冰水,我們點了一個綜合(?)肉類,豬、雞、蝦、蔬菜等以及炸魚皮(應該吧),另外還單點了一份醃蘿蔔。店內都是日本人,一對金髮碧眼外國人拉開門時,老闆淡淡說了一聲:Chinese Food.


我才意識到「火鍋算是中華料理」,看著旁邊的人加點的是炒麵、餃子,突然覺得自己滿像傻瓜的。整體而言,湯頭很好喝,但結論是300元的蘿蔔大勝!


最後兩天都沒認真用相機拍照,實在是太累(真的佩服youtuber了)


除了上述的食物,還有去京都小路吃拉麵、錦市場買小吃、各種便利商店食品。和C回國前吵著要吃京都車站裡的Pie Face,沒想到嘗過後他比我還愛。


日本的口味和我們習慣的差不多。

Comments


bottom of page